讨论《水浒传》时,大家最喜欢谈论的往往是梁山108好汉的英雄事迹,以及梁山军的强大实力。那么,梁山军在巅峰时期到底有多强呢?人数多达127名大将,别怀疑,这绝非夸张。
梁山的初创阶段
梁山最早是由第一任领袖、白衣秀士王伦创建的,他在柴进的资助下,招揽了杜迁、宋万、朱贵等一批人,聚集了七八百个小喽啰,靠打家劫舍维持生计。但王伦眼光短浅,能力有限,他所追求的仅仅是过上小康生活,并无更远大的抱负。更令他忌惮的是林冲的加入,害怕林冲威胁他的大寨主地位,也担心林冲名声过大,招致朝廷大军围剿。因此,王伦坚决拒绝林冲入伙梁山,内心充满戒备和不安。
展开剩余75%梁山的飞速发展期
梁山的第二任领袖是晁盖。晁盖与另外六人上山投奔时,王伦仍为保全自己的人身安全,固执地不肯接纳他们。林冲被吴用设计离间,最终杀死了王伦,晁盖登上梁山大寨主的位置。经过王伦时期的初步建设,梁山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基础,但缺少真正的英雄豪杰加盟。晁盖成为头领后,积极招募英雄,梁山迅速壮大,逐渐与朝廷形成对抗势力。特别是宋江的加入,极大提升了梁山的声望和实力,他还吸引了花荣、秦明、王英、戴宗、李逵等众多英雄好汉加入,使梁山军力量迈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。
梁山的定型阶段
晁盖去世后,宋江成为梁山首领。经过多次权谋争斗和南征北战,宋江又陆续招纳了卢俊义、燕青、董平、张清等一批猛将,最终集结成108位梁山好汉。这108人分为36位天罡星和72位地煞星,36位天罡由天魁星及时雨宋江领导,他们在梁山地位尊崇,权力极高;而72地煞以神机军师朱武为首,个个身怀绝技。至此,梁山形成了稳定而完善的阵容,多次与朝廷交锋,人员编制不再增加,后来归顺的降将皆属外围成员,这一阶段可谓梁山的定型期。
梁山的巅峰阶段
108好汉集结后,宋江开始谋求招安,数次潜入东京汴梁,寻找和平入朝之路。为了取得朝廷认可,他甚至派燕青讨好走李师师,通过她传达招安的诚意给宋徽宗。经过九死一生的努力,宋江终于促成了招安,梁山摇身一变,成了朝廷正规军,接受皇帝的命令。不久,朝廷派宋江率梁山大军先后征讨辽国,击退敌军;随后又进军河北,剿灭田虎叛乱。田虎造反时,民心思变,梁山军在平定战役中,收降了许多田虎部将,听从宋江和卢俊义指挥。战后,梁山不仅拥有108名原班好汉,还吸纳了乔道清、琼英、孙安、马灵、卞祥、山士奇、唐斌、金鼎、黄钺、梅玉、金祯、毕胜、潘迅、杨芳、文仲容、崔埜、冯升、胡迈、叶清共十九名田虎降将,令梁山将领总数达到127名,实力空前强大。
梁山的衰落阶段
物极必反,梁山军在平定田虎后达到鼎盛,但随后便开始走下坡路。讨伐王庆的战争中,那十九位田虎降将死伤惨重,战死沙场者多达十四人,像卞祥、山士奇、梅玉、金祯等名将命丧疆场;孙安病逝;琼英回乡生子,叶清作为家丁也一同离开;乔道清、马灵两位法师看透世事,归隐山林,专心修道。梁山的人员锐减仍未结束,回京途中公孙胜“遇卞而还”,离开宋江;安道全、皇甫端、金大坚、萧让、乐和五人因特殊才能被朝廷留下,未随军赴方腊之战。
方腊之战成为梁山的终结战役,大批好汉战死,五虎将秦明、董平也未能幸免,不少人因瘟疫逝世,如张横、穆弘、朱贵,杨志、杨雄、时迁等病逝。大厦将倾,梁山众多英雄或战死,或病逝,或心灰意冷选择离开,最终随宋江回京接受封赏的仅剩27人。此时梁山作为一支整体力量已彻底衰落,幸存者各奔东西,梁山军最终走向消亡。
结语
梁山作为一个英雄团体,历经初创、飞速发展、定型、巅峰、衰落五个阶段。在巅峰时期,梁山拥有127名战将,包括四位法师——公孙胜、乔道清、马灵和樊瑞,兵力强大,战斗力极为可观。梁山的故事,精彩纷呈,充满了悲壮与豪情。(本文主要参考《水浒传》)
发布于:天津市易倍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